红杏欢迎回家地址三秒自动跳转_大象dx77.top视频入口_国精产品成品人人人入口

【大众网】行动者的力量·2024国资国企年终策划丨踏上高原 再攀高峰 华鲁集团交出靓丽成绩单
时间: 2025.01.21
浏览量:
0

2024年,对于华鲁集团而言,是直面挑战、勇于破局的一年,是抢抓机遇、乘势而上的一年,是踏上高原、再攀高峰的一年这一年,集团上下紧紧围绕“强党建、稳增长、攻主业、深改革、控风险”总要求,克服行业周期下行、市场竞争升级等不利影响,动能转换加速提质、数字化转型加速实施、市场开拓全面发力,降本增效和以增补减成效显著,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,推动着集团高质量发展稳健迈上新的台阶。

逆势突围 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“双增长”

作为发展质量最好的省属企业之一,华鲁集团的生产经营业绩一直以来都是可圈可点,2024年亦是如此。即便受到多种不利因素冲击,华鲁集团依然凭借其强大的成本控制力、市场竞争力和挖潜增效能力,获得最好业绩。2024年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实现两位数“双增长”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据初步预测,华鲁集团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,同比增长10.5%,创历史新高;利润总额60亿元,同比增长17.1%,位居历史第三高;经营性现金流(含汇票)74亿元,同比增长46%,保持了营收增长大于资产增长、利润增长大于营收增长、现金流增长大于利润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
“一利五率”是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。记者获悉,2024年集团总资产报酬率、净资产收益率媲美世界一流化工企业,“一利五率”指标稳居省属企业前列,营收利润率是省属制造类企业第一,资产负债率在省属制造类企业中最低。

将目光投至全国范围,华鲁集团的这份成绩单含金量如何?一组数据足以说明。

2024年前11个月数据看,华鲁集团的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高出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7个和16.7个百分点,高出国有控股企业平均水平7.5个百分点和12.1个百分点。

在资本市场中,华鲁集团表现同样不俗。从同类型上市公司对标看,2024年前三季度,集团化工板块营收和利润逆势增长,同比增幅30.2%和16.6%,在369家化工类上市公司中分列第6位和第5位,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位次和1个位次。在341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,新华制药营业收入排名较一季度提升2位;鲁抗医药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一季度提升了1位和27位。两家医药企业全部进入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”前50强,分列第40位和第48位,较去年提升1位和11位。华鲁集团化工板块向着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.jpg

同向发力 动能转换加速提质

“2024年集团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,穿越周期的能力是前提,干部职工的努力是基础,新动能的助力是关键。”华鲁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樊军表示。

一直以来,华鲁集团都将投资和科研作为加速动能转换、提升发展质效的最有力手段。

记者获悉,华鲁集团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,各类项目加速实施。默克医药健康在全球范围内体量最大的医药合作(格华止)项目落户新华制药,并正式投入运营,二期项目已具备商业化条件,生产能力可达40亿片/年。

“我们化工第二基地二期项目的土建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5%,设备及工艺管道安装已经完成90%。德州本部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和20万吨/年二元酸项目进展迅速。”樊军表示,“预计投产后,年可新增收入15亿元以上。”
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2024年,华鲁集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旨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数据显示,2024年集团全年预计研发投入超22亿元,同比增长超10%,研发投入强度达4.3%,创历史新高。

不仅如此,集团还十分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,通过一系列举措,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高效的生产力,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。

据悉,2024年以来,华鲁集团共牵头搭建省级以上研发/人才平台4个(累计42个),获得各类药品生产批件59个,申请各类专利297项,获得授权专利175项,主持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4项,11个产品、13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。

在创新型企业培育认定方面,取得了较好成绩。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,4家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,新增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。

具体到旗下企业来看,华鲁恒升催化剂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委认证,50余个研发成果在工业化装置上得到应用。新华制药被评为国家级“知识产权优势企业”,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“双百企业”名单。鲁抗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、中山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了4个高能级平台,2项新技术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。省环科院与香港科学园合作的环保科技项目陆续落地,自挪威引进的污水智能控制技术得到应用,承担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并获“优秀”评价。华鲁集团研发转化全面加速 新产品陆续投放市场 .jpg

数实融合 数字化转型加速实施

数字化时代,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的作用愈加凸显。

2023年12月,国家数据局发布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,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,激活数据要素潜能,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。

国资国企所涉及业务覆盖面广,行业数据资源丰富,可挖掘价值大,构建数据要素流通体系不仅能推动自身业务数字化升级,也有利于促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进程。

据悉,华鲁集团司库体系正式上线运行,并且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华鲁恒升以生产管控一体化、经营管理可视化、科学决策智能化为主线,加快管理业务扩容,现已实现业财税一体化、产供销运协同化、客商协同化、审计自动化,整体工作效能提升30%以上。

两家医药企业成为典型的数字化应用场景。新华制药持续开展数据集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,加强场景应用,高端制剂智能工厂项目获评“省属企业数字场景典型应用案例”。鲁抗医药建立了20条智能化后包装生产线,搭建了发酵、合成和溶媒回收自控系统,获评山东省首批“数字经济创新平台”“2024省级智能工厂”和“2024省级智能制造场景”,数字化项目入选全国智慧企业案例。华鲁集团数字化建设全面加速,生产运行效能全面提升.jpg

此外,省环科院在全国首创的“可信检测实验室管理系统”落地应用,构建了“环保+数字”新模式。

“数字化转型,对企业而言,不再是选择题,而应该是必答题。”樊军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将建好用好数据资产目录,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管理、经营决策等深度融合,打造行业领先的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,以数字技术推动业务转型、效能提高,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、含新量和含绿量。”


分享:
辽宁省| 台东县| 读书| 徐闻县| 吕梁市| 洛隆县| 长海县| 大余县| 景泰县| 闽侯县|